[工作] 移民政策的意外效果:華人餐館的霸業

◎謝孟福(社學四)(2015秋)

  人們追尋資源的腳步從未止歇,自人類出現在地球上以來,為求生存,人們總是會盡一切所能去追求更好的生活,從古老的非洲大陸到全世界,一塊土地上的居民們因為戰爭、通商、聯姻等因素移出或移入。有時因為緊張的競爭關係,依照語言或不同的生活習慣,我們往往自動將人群劃分為我群與他者,他者受到汙名化卻又無處不在,同時又對一個社會帶來衝突與發展。他者如同過街老鼠,和移居社會居民競爭資源的同時,又對自己原生社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在泰籍、印尼籍、越南籍、菲律賓籍移工紛紛成為台灣營造業、私人看護主力,又或是所謂「印尼、越南新娘」成為小吃店老闆的同時,我們是否仔細思考過現存移民法規/政策所帶來的正面/負面效果?從華人20世紀初期在美國的經歷,或許我們可以好好思考,今日的台灣對於他者(從移工到陸客觀光政策)應該抱持著什麼樣的態度。

  美國學者Heather R.Lee在她發表於Scholars Strategy Network網站上的文章 談到她近期研究的發現,透過「檔案資料的研究與分析歷史統計數據」(Lee,2015)去解釋19世紀末的美國排華政策,為何反倒促進了華人餐館的興起。

  談到美國排華政策,或許要從加州淘金熱開始講起,大部分落腳在美國的華裔移工最初是抓住了加州淘金熱的機會來到美國,和許多在台灣發生的移工故事一樣,賺錢然後寄回家鄉。但是好景不常,在資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之下,美國人當然認為肥水不落外人田,迅速在1882年通過了排華法案,試圖禁止中國人入境,當然,聰明的中國人立刻抓住了法規的漏洞,透過集資設立餐廳、輪流擔任餐廳的投資者,來取得資格。

  當然,表面上中國餐飲業在美國蓬勃發展,仍然改變不了其屬於中低階層工作的事實,除了主要的投資者之外,依親來工作的移工們,生活非常辛苦,薪資只有全國平均的三分之一,還常常被自己人壓榨,「沒有自由、賺太少、而且還得承受不佳的健康狀態」(Lee,2015)。但比起人口爆炸又落後的中國,總是好得多,想一想,也就咬牙撐著過去了。這樣一來一往之間,這些移工們不僅為美國帶來豐沛的勞動力,也為在遙遠中國南方的家人帶來顯著的生活品質提升。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一項政策/法規的制定有可能會造成和其本意相違的結果,在訂定公共政策的時候,政策制定者不可意氣用事,處處依循民眾,除了應該徵詢專業人員的意見之外,也要和最直接受到影響的人群溝通。台灣在移工政策方面的努力實在遠遠不足,目前不論是移工或新住民,政府都未提供足夠的溝通管道(例如司法方面的通譯人才,嚴重不足到往往還需要志工擔任),這就造成剝削問題以及移工和台灣社會的摩擦,因此現階段台灣除了應該檢討移民政策之外,也應該增進和移工/新住民的溝通。

  參考資料

  Heather R. Lee’s research on the untold story of Chinese restaurants in America discussed in Gillian B. White, “Explaining Chinese Restaurants, Korean Dry Cleaning, and Indian Motels," The Atlantic, October 2, 2015.

Categories: 社會變遷下的工作, [好用資源], [工作], 勞動力流動 | 發表留言

[工作] <一千次晚安>之觀後心得

◎ 許淑翔(社學二)(2015秋)

  片頭一開始就是一場讓人不寒而慄的儀式,一群表情肅穆的人圍著一個躺在墓穴裡的女生旁念阿拉伯經文,接著經過沐浴、更衣,然後將一整排厚重的炸藥綑綁在她稚嫩的身軀上,再一一跟親人道別,最後懷著忐忑的心情上了車子前往目的地。光是這開頭,就已經帶給我沉重的感覺,反思為什麼信伊斯蘭教的阿拉伯要有自殺炸彈客的存在?為什麼自殺炸彈客都是年輕人?且是年輕女性?攝影者為什麼又能如此鎮靜的拍完這一切?

  (以下有雷,慎入)

  女主角是一位戰地記者,負責到一些混亂,且是被這世界遺忘的角落,拍攝照片讓世界其他地方的人知道此地正發生的情況。這個工作充滿生命危險,必須出入混亂危險場所,這個工作除了有生命危險很難勝任之外,還必須承受世人對這項工作具備「冷淡旁觀」的態度之批評,輿論的壓力之大,有時候甚至讓人無法承受而選擇自殺。戰地攝影的道德與人性議題該如何權衡?當女主角拿著相機面對著即將赴死的自殺炸彈客,她如何按捺內心的衝擊而能夠絲毫不為所動地客觀記錄?當女主角終究難擋人性的脆弱,而間接影響了炸彈任務的執行,甚至造成與原本計畫不同程度的死傷,她又如何面對往後自我內心的陰影?她強烈關注世界各個衝突地區正在發生的事件,並且希望透過她的攝影作品,如實的讓世上每個人在幸福地享用早餐時,都因大受震撼而有不一樣的反思與行動。如果女主角會因世人對世間災難的冷漠而感到憤怒不平,又怎麼能夠面對自己家人對這些事件的視而不見而安然處之?當她每次從戰地回到家中,就好像暫時逃進一個與世隔絕的桃花源,卻也注定了她不用多久又將逃離這個偏安的角落,再次飛去遙遠國度擁抱真實的世界。

  電影中有一幕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大女兒憤怒地拿著相機對著母親,毫不留情地以一連串快門拍攝母親潸然落下的淚水,那是女兒對母親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最殘酷的手段。回到家之後,面對的未必是家人的支持,而是要想辦法說服、紓解家人對這份工作無法體諒的心情,甚至造成家庭支離破碎。片中女主角與家人多方發生爭執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孩與丈夫總是害怕與媽媽(妻子)每一次的道別將會成為最後一面。然而,這項工作雖然十分艱鉅,但是卻也十分重要,正因為這些地方貧窮、混亂不堪容易被世界忽略,反而更需要有人去揭發這些事情,這些事情並不會因為我們的忽略,而對全世界沒有任何影響力;相反的,它會因為我們的忽略,而對我們擁有更大的影響力。

  不同工作總有不同的難處,必須面臨不同的困境,然而有些職業卻必須付出更多的風險,戰地記者就是其中之一,幸運的是,女主角的女兒從一開始的不諒解演變成最後的體諒,這讓女主角多了份安心,而決定再次前往未完成的拍攝,但是,片尾時女主角又回到自殺炸彈客的行前儀式,她卻發現她的心境不再一樣了,她無法再像以前一樣冷靜的旁觀一切,內心情緒翻騰,希望有人可以阻止這場悲劇的發生,女主角片尾癱軟的坐在地上,人性與專業在內心糾結拉扯著。

  看完這部電影讓我覺得十分沉重,我不斷地反思片中各個意涵與情境,在第三世界或戰亂地方工作,面對的不僅是生活環境的艱苦與髒亂,異地的文化、技術、態度上的差異,更可怕的是還有生命危險,包括被人殺死、得疾病,甚至女性記者容易被綁架及強姦。這類工作一方面大部分的保險公司拒絕承保,另一方面派遣機構也會要求在執行任務前必須簽切結書,甚至預立遺囑。而面對這些犧牲自我安危的記者,當他們身受危難時,所需要的人道關懷卻可能難以實現。除卻健康、生命的安危考量,工作者於災難區執行任務的心理壓力,幾乎是幾近筋疲力竭,身為記者,有可能必須眼睜睜看著 10 歲的女童被指派為自殺炸彈客,卻只能冷靜旁觀的記錄拍攝;又或者,戰地醫生因為藥物補給的短缺,而必須決定病人中誰值得治療、誰必須等死,面對這些事情的心理壓力可不容小覷。然而,但是這項工作偏偏又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如果沒有他們,如何喚起我們的注意?如何揭開我們自以為的假象?雖然看完此片心情十分沉重,卻讓我反思了很多,並且更加了解這項工作的難處與重要性,發自內心的對這項工作感到敬佩與感慨,這部片著實引人深省。

參考資料:阿富汗10歲女孩被迫成為炸彈客
http://world.yam.com/post.php?id=1515

Categories: [電影欣賞] | 發表留言

[工作] 交換工作心得

◎ 惠思佳(2015秋,企管2B)

 

把工作分派給助理看似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但通過這次遊戲我發現,想要分派工作很簡單,無非是清單上這一半給甲做、另一半給乙做。但想要把分派的工作講明白——明確你的需求、為對方完成便利、甚至在分派工作的時候就考慮到每個人的能力“讓對的人在對的位置做對的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需要助理完成的工作是:

1. 用google表單製作一份問卷(統計學作業)
2. 聯絡同學會成員,告知冬至晚會時需要表演的事宜,並在11.8之前拿到節目單。
3. 策劃一次12月份的潛水旅行,比較墾丁、綠島、蘭嶼三地的狀況(包括水文與氣候),估計每處涵蓋交通、住宿、遊玩的大概花費。
4. 電話預訂我看中的溫泉旅館,并轉賬。

每一件事情對應的工作目標是:

1. 符合統計學上設計問卷的要求,在這次作業中拿到高分
2. 可以獲得一份確實的節目單,并大致了解每個表演者的狀況,確保期中考結束后進入排練進程時不會被放鴿子
3. 需要確切的資訊以幫助我安排旅行,而不僅僅是“啊我覺得某地還不錯啊應該沒問題吧”
4. 預訂成功

為了能夠確實達到工作目標,我需要做的不僅僅是講“誰誰你來聽一下,這些工作需要你幫我完成”然後把最上面的待辦事項扔給他。提供tips, 向助理說明工作方法才是解決之道。對應的工作方法是:

1. 閱讀統計學課本,了解設計問卷的要求後再行動。
2. 先說明冬至晚會表演的要求,然後給助理同學會的通訊錄,提供我目前現有的信息(對同學的了解,具體到某個人出什麼節目的建議),請他個別聯絡。
3. 把我之前所做的準備工作(包括查到的一些潛店名單)交接給助理,請他繼續完成。
4. 給助理旅館名稱。請他先call旅館獲取轉賬信息,用他的金融卡轉賬之後拿賬單來找我報銷。

 

還真是麻煩對不對?寫到這裡不禁停下來為自己辯駁一下,其實我也經常在組織或活動內做leader, 而我常常被夥伴們詬病的一點就是,忙起來之後就覺得自己是無所不能的惠思佳,會把瑣事也都攬在自己身上然後默默爆肝。並不是我不願意“管理”或者說“分派工作”。好吧,雖然我承認某種意義上來說我對共事的大部分人缺乏信任,覺得由別人去做的成果不一定比自己做的順心。但是——想要像一個之前完全沒有在follow的人說明事情的來龍去脈太麻煩了,你要向他解釋:因為A、B、C所以影響了D、E、F,我們目前面對的情況是G、H。然後這件事之前由某人進展到I,但是J、K還沒有搞定,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完成的是L、M、N,你可以試著從O著手看看。我一直覺得,有功夫和他解釋,我自己早就把事情完成五次了。

好了,回到這件事上。交換工作也給了我一個啟發,即如果以後真的有人願意當我的助手(好感動= =),那麼讓他盡早參與到需要他完成的事情中,一直保持知情和清醒。相比“啊我今天參加了冬至晚會的籌備會議,現在我需要你幫我去要節目。節目要求是巴拉巴拉,第一次驗收時間是11.27,總驗收和正式晚會時間分別是xx,這裡是通訊錄,據我所知xx唱歌很好聽,xxx去年有跳舞你可以問她今年要不要再上台,然後你可以聯絡xxxx他們幾個會樂器的再組一個節目”,我更傾向於告訴我的助理“今天中午有個籌備會議在3號會議室,你跟我一起去參加一下吧”。

Categories: [工作], 主管階級 | 發表留言

[工作] 非典型就業─以高教體系為例

◎ 顏瑞瑩(2015秋,財政四)

 

非典型就業的定義是指有雇主的「專任/全時薪資的正式就業人員」以外的工作者,非專任薪資之工作即為非典型僱用型態。非典型就業人員並無受到勞工法規的保護。(楊通軒,2005)在唯有讀書高的普世價值下,博士學歷應是就業能力的保證,研究所畢業後必然受雇於國內公私立大學,以教學、研究為業,算是個穩定、高薪的工作。然而,近年來高教體系開始出現非典型就業的情況,許多博士生畢業後,無法找到專任教師的職位,只好先找兼任教師或專案教師的職缺賺取鐘點費,成為所謂的「流浪博士」,但由於兼任教師的身分,薪資福利不能與專任教師相較,每月薪資更可能不及大學新鮮人的起薪。

 

根據教育部人事處公告:公立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準:日間部分教授925元、副教授795元、助理教授735元及講師670元;夜間部分教授965元、副教授825元、助理教授775元及講師715元,將自103年8月1日起實施。(教育部人事處,2014)假若以專任助理教授每月6萬元薪資計算,日間部講師每月工作89.5小時,相當於每周工作22小時,以每門課三小時計算,必須上滿七到八門課,若是以每門課兩小時計算,更是要上滿十一門課,才可能賺取和專任助理教授相同的薪資。(許舒銘、李佩蓮,2015)

 

有別於兼任教師的情況,專任教師一個學期大約開設三到五門課、定期發表學術著作、參與政府部門會議等,即可賺取五到十萬不等的薪資加上公職人員的法定福利。對兼任教師而言,只是想賺取與專任助理教授相同的薪資何其困難,又怎可能以兼任身分在一個學校開滿八堂課,因此只好冒著可能連薪資都不及交通費的風險,在全臺各校各系找尋兼任開課的機會。

 

造成此現象主要歸因於臺灣高教體系的教育制度及財政體質

臺灣於民國85年實行高教鬆綁,廣設大學及研究所,讓學生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姜得勝,2014)然而,臺灣傳統讀書高的價值觀,使多數學生流向高教體系,並追求研究所學歷,加上因教改失誤而形成過度林立私立大學的現象,導致造成「碩博士生滿街跑」的情形。然而,當博士生供給大過需求時,將產生上述非典型就業的情況,欲從事教職的博士生無法進入逐漸飽和的高教體系,只好轉而投入兼職教師,以鐘點費計算薪資,寒暑假不支薪,且無法享有公職人員福利。過去曾與某系教授(匿名)談論高教體系的現況,教授表示,目前許多學校大多聘請具有英美博士背景的師資,臺灣博士畢業生很難找到國立大學專任教師的工作,大多都要從私立大學或是從兼任教師做起,累積年資才有機會進入國立大學,但臺灣博士畢業生的能力不一定比留英留美的博士生差,就只是因為學校不同,待遇跟著大不同。

 

學校的財政體質也影響著非典型就業是否存在高教體系,今年共有23所大專院校向教育部申請調漲大學部學雜費,引來許多學生不滿,全國家長團結聯盟理事長吳福濱堅決反對調漲大學學費,批評政府不能因高教過度擴張的錯誤政策,導致學校經營困難,向學生伸手要錢。(胡清暉,2015)

根據cheers雜誌統計,美國公立大學一學年學費平均在臺幣37至57萬元之間,私立大學則是在臺幣60至100萬元間,英國一學年平均約臺幣42至48萬元間(因科系而異),加拿大一學年平均約臺幣7.7至37.4萬元間,澳洲一學年平均為38至50萬元(吳凱琳,2011)。反觀臺灣國立大學一學年學費約在5萬元左右,私立大學一學年約為10萬元不等,與各國學費相比,臺灣學費相對便宜許多,但因教育部補助各大專院校的經費有限,學校為籌經費,除調漲學生的學費外,只好在各項支出省吃儉用,專任教師聘僱成為無妄之災。站在學校的立場,聘任一個專任助理教授要付出每月6萬元薪資,加上勞退提撥等等的支出,但聘任一個講師或是兼任教師只要以鐘點費計算,而且不用給予公職人員的福利,在不論及教育品質下,聘任兼任教師是一項划算的投資,讓各系擁有授課師資,也可以節省經費,因此使學校更願意聘雇短期兼任教師,而非專任助理教授,導致博士畢業生更找不到專任助理教授的職缺,而是到各學校擔任兼任教師。

 

其他因素如少子化,讓學校減少聘任新進教師的需求,都可能減少博士畢業生從事教職的機會。過去二、三十年前,高教體系尚未鬆綁,鮮少人有大學或研究所學歷,加上學校財政體質不如現今不穩定,也沒有少子化的問題,碩博士學歷幾乎都是專任助理教授的就業保證,在業界也是人人搶著要的人才,如今教改促使高教體系出現非典型就業的問題,將使大學教育品質不齊或是國內研究所招不到博士生的窘境。當系所師資多為兼任教師時,可能產生兼任教師無法常駐一個學校,給予學生長時間的指導,且因長時間奔波兼課,無法固定產出學術論文,難以精進自身的研究領域,長遠而言,教育品質將無法穩定上升,使得學生不願意進入該系所,學校更難以籌措經費,更想招募鐘點講師,形成惡性循環。另外,當國內博士學歷不再是投入高教教職的保證時,學生將不願意進修博士班,轉而以碩士學歷進入職場,國內博士班將乏人問津,如此將讓學校減少學費收入或是減少各系師資編制等問題。

 

近年來非典型就業存在高教體系的問題常受學者或是媒體關注,過去國內碩博士學歷是投入高教體系的優勢,近期卻成為尋找專任教師職缺的劣勢,現階段教改錯誤及少子化問題無法立即改善,但學校財政體質是可以藉由開拓財源改善,如增加校內停車費或是出租校內場地等,讓學校有足夠的經費聘請各領域的專任教師,降低師生比,讓每位學生都可以完整地接受到專任教師的指導及協助,提升教育品質,才能讓更多學生願意進入該學校,才有更多財源精進教育品質,減少高教體系非典型就業的情勢。

 

參考文獻(部分文獻網址過長,將以google縮網址後呈現)

  1. 楊通軒(2005),非典型僱用關係之探討-以勞動派遣為例,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政研究報告,網址:http://goo.gl/G1CXUa,取用日期:2015年10月27日。
  2. 教育部人事處(2014),行政院核定調整公立大專校院兼任教師鐘點費支給標準,中華民國教育部網站,網址:http://goo.gl/0yBRL1,取用日期:2015年10月27日。
  3. 姜得勝(2014),超越台灣教改亂象的新思維──以「廣設大學」為鏡,月旦法學知識庫,網站:http://lawdata.com.tw/tw/detail.aspx?no=401814,取用日期:2015年10月27日。
  4. 許舒銘、李佩蓮(2015),國立大學博士流浪全台5校教書月入僅31K,東森新聞網,網站: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019/582496.htm,取用日期:2015年10月27日。
  5. 胡清暉(2015),9大學學雜費調漲 500至1300元,中時電子報,網站:https://goo.gl/2DXlgG,取用日期:2015年10月27日。
  6. 吳凱琳(2011),各國學費比一比,cheers快樂工作人雜誌,網址:http://goo.gl/ph9M1S,取用日期:2015年10月27日。
Categories: [工作], 彈性化與非典型就業 | 發表留言

[工作] <東京打工族>的美麗與哀愁

◎ 黃奕筑(2015秋,社三)

有穩定的工作才是正確的追求嗎?
找不到正職工作的人都是他們自己的錯?
勞動的價值該由什麼衡量?
飛特族的興起,真的自由嗎?
「飛特族」(Freeter)為日本創造的新詞,由英文的free(自由)與德文的arbeiter(工作者)組成,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定義為:「十五歲到三十四歲沒有固定工作,一直從事臨時工作,或靠打工來維持生計的年輕人」(黃菁菁,2004)。「東京打工族」描述的即是這群自由兼職工作者們的生活與想法。

飛特族緣起於日本經濟泡沫化後的經濟蕭條,企業雇人需求降低且轉型,使得許多年輕人無法順利找到終身雇用的工作,因而投身非典型工作行列;或是因為不願投身制式的職場文化,而選擇自由彈性的工作方式(梁玉芳、林昭慧,2003)。根據日本官方統計,約有400萬的飛特族(梁玉芳、林昭慧,2003),這些人大部分沒有一技之長、亮眼的文憑,或是為了追求自己的理念而選擇或被迫選擇兼職工作。「東京打工族」紀錄了飛特族的生活:他們可能是廚師、快遞、銷售或櫃檯接待員等低技術的約聘人員,晚上可能睡在麥當勞、三溫暖或網咖,他們大多缺乏社會網絡,成為社會上的邊緣人;記錄了飛特族的哀愁:派遣員工所不具備的尊重與受到的排擠、隨時都會被取代的不安全感、無法排解而導致的自殺問題等;也紀錄了飛特族的團結:飛特族協會的抗議、發聲活動、組織提供的歸屬感、以及許多致力於推動飛特族權益的運動者等等。

也許有人認為飛特族只是一種個人選擇逃避社會現實的路徑,然而其所造成的後續問題包括了社會生產力的下降、間接影響降低生育率、以及老了之後的社會保險支出等(梁玉芳、林昭慧,2003),影響程度都是整個社會的層次。因此,這樣的現象不能不被重視。「飛特族」也許代表的正是一種轉型、一種未來新的可能工作方式,然而絕對不應該是被企業單方面剝削、被社會排擠遺忘的受害者。

這群社會上的邊緣人或許因為自己的價值選擇、或許因為制度的僵化被淘汰而成為了飛特族,然而他們所追求的也許僅僅只是最基本的溫飽、尊重與身分的認同。看看<東京打工族>,看看所謂飛特族的自由下無奈的真實。

參考資料

梁玉芳與林昭慧,2003。「Freeters 飛特族 我打工故我在」。6月22日,聯合報

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YouthLibFront/news/nw23.htm

黃菁菁,2004。「三成日本企業徵才 對飛特族興趣缺缺」。7月4日,大紀元

http://www.epochtimes.com/b5/4/7/4/n586609.htm

曾敏傑.賴柑羽,2014,「臺灣「飛特族」青年就業變遷之研究」,社區發展季刊 146:1、99-100

Categories: [工作], 彈性化與非典型就業 | 發表留言

[工作] 一個中小企業雇員的心聲

◎林怡慧(2015秋,社二)

 

受訪者是我的阿姨,她在一家只有25名員工的電子代理商工作,職務是以稅務會計為主軸,偶爾跑跑銀行、開LC(信用狀)和負責勞健保。

阿姨說,一般在高雄會計的薪水有三萬算是行情好的(中小企業),只要有經驗又有兩三年年資,就能有這樣的收入。阿姨自己本身是月薪四萬多,因為老闆很大方。

阿姨的工作場所算是蠻特別的,公司原本創於高雄,但因老闆的一些個人因素轉而移去台北,因此阿姨就自己待在公司在高雄某辦公大樓租的四人房裡工作,身邊完全沒有其他同事,所以工作算是責任制,公司不會要求加班,但阿姨會自行加班。工作的內容主要是透過書信和郵件聯繫總公司。因為沒有其他同事,所以上班時自由度很大,也不會有下班後的交際。

阿姨之所以可以在公司搬遷後仍待在高雄是因為台北公司裡會處理稅務的人不多,因此她獨具優勢,在公司的位置才能屹立不搖。

另外就我這個旁觀者來看,總覺得她的工作挺愉快的,並沒有像其他上班族一樣一直抱怨職場的不順。原來,阿姨覺得像她這樣有家庭又上了年紀的人只想追求生活的穩定,引此當「利」夠又受老闆的信任,再加上阿姨自己的態度比較正面積極,工作就會顯得比較快樂,但有時固定的工作、同樣的內容做久了,難免感到無聊。

阿姨的原老闆在前年過世,現在公司的決策多半由公司的小股東掌控,不太穩定。阿姨在前老闆剛當上老闆時就已經跟著她(是女性)了,並且很喜歡她,因為老闆的觀念會不斷更新,認為錢就是要和員工跟股東分,是一種認為水要流動才會源源不絕的概念,因此當公司賺進一筆錢時,會分給員工1/3,很捨得,所以員工也很願意替她工作。不僅如此,老闆還會給員工很高的自由度,如之前老闆得知阿姨快結婚時還讓她在跑銀行的路上採買用品,又如,老闆會在員工生日的時候送禮,讓她覺得很窩心。這些都不是會在大企業裡出現的情形。

在阿姨的記憶裡,在這間公司的經驗是甘多於苦,最難過的事是老闆過世,因為老闆同為女性比較有話聊,變成既是上下屬也是好姊妹的關係。前老闆也對各職務相當公平,這點讓阿姨很滿意,因為之前的公司只重業務不重會計,給他們的待遇較差。

 

後記:

會想分享阿姨的經驗是因為我第一份作業訪問阿姨時,她不斷強調現在這間公司待遇很好、她很滿意,因此勾起我的好奇心,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台灣也是有好老闆,也是有職員上班很愉快。

Categories: 雙元勞動市場, [工作] | 發表留言

[資源] 網站介紹:社會科學研究成果的入門寶庫

◎ 陳婉琪

Journalist’s Resource網站介紹

Journalist’s Resource》這個網站(http://journalistsresource.org/)是哈佛大學公共政策學院為了推廣社會科學學術新知而設立,目的是將通過同儕評審、品質優良的學術文章以精練且淺顯易懂的語句介紹給社會大眾(尤其是媒體工作者、作家、教育工作者,文化工作者以及學生)。這樣的「轉譯」工作,一方面可推廣學術工作者的貢獻,另一方面也為學院象牙塔與大眾之間搭起連結的橋樑。換個方式來說,我們可以將之視為西方社會科學界的一種研究成果展,或是學院知識的入口網站!

在入寶山之前,先推薦這篇網站簡介文——〈Academic research and studies: How they work and why journalists should care〉這篇文章告訴大家:為何記者需要讀學術文章?而學術文章,又該怎麼讀?

這篇文章提出的理由如下: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很難找出比學術文章品質更好的資料了,因為每篇文章都是經過大量的資料整理、謹慎的研究設計和重複審查的評審機制後,才能被出版,過程艱辛,而這也是記者為什麼要讀學術文章的原因。事實上,任何與資訊、知識傳播有關的行業之工作者,都有理由要掌握這個能力,或至少學會正確地判斷資訊來源與吸收新知。

此站的文章內容其實都十分簡要。撰寫方式大多是首段提出一個現象,第二段說明哪些研究在處理這個問題,以及資料與方法的相關資訊,第三段列舉研究發現,第四段是結論。

給修課同學

參考這個網站,我們可以做很多練習,也可以讓做功課的過程事半功倍。

第一種是新聞編譯性質的作業——將內容簡介給中文讀者(當然要以正確的方式引用資料來源)。

第二種是透過模仿來完成類似的任務——也就是,挑選出有趣的或重要的學術研究,精讀之後,將之「轉譯」為平易近人的語言,讓大眾(比方說公民老師、高中生)接觸最新研究成果。

第三種則是自己在做主題報告之前,在此以關鍵字搜尋(譬如,想瞭解創業研究的可輸入entrepreneurship,想瞭解移民研究的便打immigrant,想瞭解全球化如何影響工作,便在globalization類別下搜尋work),此網站應能提供你量多、質佳的初步瞭解;即便資訊不夠全面,通常也能觸發很多靈感。

最後一種(也是相當獨特的一種)提議是,其實你可以把此類任務放在職業世界裡做分析——這類任務是一種專業知識的「轉譯」,相關工作者就像是專業知識的仲介人。英語世界裡,有這類網站,有Malcolm Gladwell這類名科普作家,有「蘋果橘子經濟學」這類的暢銷書,或再以心理學為例,有數不清的科普書籍。為什麼我們的身邊似乎相當缺乏這種專業的「知識仲介人」呢?

Categories: [好用資源] | 發表留言

[工作] 香港印刷業的「起」與「落」

◎ 馬莉婷(香港交換生社四,2015秋)

印刷業,在香港一度被稱為「香港三大支柱行業」之一。但隨著科技不斷進步及全球化的衝擊下,現在的香港印刷業也受其影響,產生了結構性變化。電子化及產業外移,令印刷業在香港逐漸出現萎縮的情況,工廠及勞工急速減少。香港的印刷行業,一共可分為四大階段。

香港印刷業的開端早於五十年代(階段一)。由於在中國內戰時期(1946年),大批內地的印刷技術人員為逃避戰亂而紛紛湧入香港,同時為香港印刷業注入了不少人才及引入了非常優秀的印刷技術。此時期的香港印刷業是以服務本士所需、印刷書籍為主;石版印刷、活版印刷最為出色。印刷企業已創立了五百多家,超過七成是中型企業,從業員工數十人及機器十多台。因本地市場對印刷的需求不繼增加,印刷同業逐漸從外國輸入自動印刷器材及引入其他新技術;平版印刷及彩色印刷在此時期的中期至末期開始蓬勃發展起來,在速度及質量的優勢下,逐漸取代舊有的石版、活版印刷。

到了六、七十年代,也即是香港印刷業進入第二階段,稱為成長期。由於香港擁有優良的海運港口及自由貿易環境,香港許多加工業,例如:玩具、手錶、服裝、電子、塑膠製品等也相應蓬勃發展起來。加上與香港有緊密及良好關係的大陸的轉口貿易產品需要大量包裝印刷品,因此令香港印刷業不只集中於書籍印刷,包裝印刷業也在此時期急速發展起來。同時,由於香港的印刷業擁有優良的印刷技術及專業人才,加上成本低廉,吸引了不少外商紛紛來港投資、設廠。日本知名印刷龍頭—凸版印刷及大日本印刷也相繼來港設廠,為香港印刷業引入更多更新、更先進的機器及技術,將香港印刷業帶往國際市場。以書籍印刷為基礎、開端,吸引了不少國際大出版商,如:朗文、牛津以及《讀者文摘》等多本國際雜誌,樂意在港印書出版,甚至將地區總部設在香港。在這二十年間,是香港印刷業的飛躍期,發展成為國際出版印刷中心之一。六十年代的香港,一共有600多家印刷廠;到了七十年代,已經增加到1,500多家,員工也增加到將近20,000名。香港印刷業已由當初的「服務本土需要」,推展到出口國際發展。

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中後期為香港印刷業的第三階段,稱為穩步發展期,也同時為產業外移的開端。在此時期的香港印刷業憑著成本價格及優越的印刷技術已成為國際印刷品供應中心,只輸給日本,屈居第二。此時期印刷業的平均經濟增長速度為百分之二十,高於同期16%的GDP增長速度。印刷生產為香港帶來港幣67.52億,增值額為港幣 27.53億,位居香港各主要製造業的增值額第一位 (從1977年的4.2%增長到1994年的11.5%)。但自中國改革開放後,有不少香港的印刷廠家逐漸在內地設廠。加上在九十年代,香港的工業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改變,本地租金高昂、勞工不足、工資大增,這些因素都對香港的印刷業帶來極大的衝擊及影響,削弱了其市場競爭力及廠商訂立長期投資方案的信心。所以在80至90年代這二十年間,各廠商也紛紛將生產線遷往廣東珠三角。

最後一個階段為新千年,千禧年到現在。在此科技發達的年代,印刷業也要趕上潮流,結合數碼技術及網絡行業,但這些技術已不在香港發展,已遷移北上了。在2002年,雖然香港印刷企業數為4846家,從業人員為41095人,但在這些企業數中有九成已將生產部門遷移珠江三角洲地區。也在2003年,香港印刷企業數和從業人員數急劇下降,加上最初在香港設廠的大日本印刷(香港)公司也宣布停業。現在香港的印刷廠或印刷工作只剩下報社及少數外資印刷廠。(香港印刷業商會, 2009;陳暉, 2005)

但實際上,香港的報紙傳媒(報媒)即泛指收費報紙,也受到電子化及免費報紙的衝擊。在這資訊科技發達的年代,只要利用網絡就可以即時接收到全世界的消息,收費報紙/報社為爭扎求存,推出免費報紙,吸引廣告商及大眾。但效果未達預期理想,因公信力不足及環保問題,免費報紙也不能為報社開闢一條新出路。例如:爽報在2011年推出免費報紙,但只維持了兩年,在2013年10月就宣布停刊。一些歷史悠久收費報章,如:《新報》、《成報》也在今年相繼宣布停刊,其餘一些有名的報社,如《星島集團》、《南華早報集團》也面臨結業及裁員。某些大報社相繼發展網上新聞,例如《蘋果日報》就在今年2015年將要全面放棄印刷媒體 (報紙),集中拓展數碼媒體、《動新聞》,以迎合普羅大眾的需求及配合科技發展的變遷。(沈孟學, 2015)

綜合以上,踏進千禧年代,在科技發展迅速及全球化的衝擊下,電子化及產業/工廠外移,令香港的印刷業也逐漸息微、萎縮,印刷工作在香港也相繼消失。

參考資料

沈孟學. (2015年7月1日). 真的要跟報紙說再見?據聞《蘋果日報》今年將全面放棄印刷媒體. 擷取自 科技報橘: http://buzzorange.com/techorange/2015/07/01/apple-daily-all-online/

香港印刷業商會. (2009年8月). 香港印刷業輝煌六十年. 香港印刷第43期, 頁 20-25.

陳暉. (2005年12月8日). 香港地區印刷產業發展現狀. 擷取自 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 http://www.libnet.sh.cn:82/gate/big5/www.istis.sh.cn/list/list.aspx?id=2478

Categories: 社會變遷下的工作, [工作] | 發表留言

[工作] 讓員工自由──簡介國外知名企業如何管理內部人才

◎ 林駿杰(社四,2015秋)


「公司開會怎麼總是那麼無聊?」

「提早做完工作內容,為甚麼就不能提前下班啊?」

你在辦公室常常會有這種抱怨嗎?這一期雜誌特別製作了「當今流行人事管理原則」的單元,一舉介紹3M公司的15%原則、IBM的結果導向工作制……等等當紅管理原則,讓你快速了解大公司的經營之道,看看他們如何使用簡單的方法就能讓公司行政效率大增。

3M是全球赫赫有名的知名企業,其中的15%原則即是指讓研發部的員工可以自由運用15%的工作時間,去做自己有興趣的相關研發實驗。沒想到這樣簡單卻新穎的工作安排,能夠成功激發出研發部員工的創造力,幫助3M公司研發出許多讓人眼睛一亮的商品。其中最著名的研發商品便是3M便利貼,發明者Spencer Silver就是使用公司給予他15%的自由時間中才選擇出了他認為最適合便利貼黏度的原料(伊娃兒‧撒布,2009);而3M公司更靠著這樣的發明一飛衝天,在國際間打響企業知名度。

另外除了3M的15%原則,Google的20%原則也廣為人知;Google認為,員工光在辦公室裏面,是不可能想出具有人性的軟體設計的。所以Google公司特別強調其員工在工作途中擁有另外20%的自由時間;員工能恣意去辦公室外面休憩、甚至是去一趟旅行,與現實社會作接觸,等到激盪出新的、且實用的想法以後,再把那些點子帶回公司裡面。

台灣的上班族大概很難想像3M與Google公司裡的自由氛圍。據勞動部2012年統計資料,台灣平均工時數是全球第三高,僅次於新加坡與墨西哥;對此,台灣勞工陣線秘書孫友聯在2013年蘋果日報的訪問中提到,台灣雇主常常會有「工時長等於生產量高」的錯誤迷思,但許多先進國家的生產線上強調的卻都是效率問題。所以大部分的台灣上班族並沒有足夠的休息時間,而是長時間坐在辦公桌前處理行政業務;老闆們也總是認為讓員工休息就是讓公司虧損。但其實適度地讓員工走出壓力沉重的辦公室,或者安排一些空間及時間讓員工們能夠自由地進行他們所想要的活動或企劃,這些都能夠幫助員工們找回他們對工作的熱情及創造力。

最後要介紹給讀者的是IBM的結果導向工作制。網路上常常會有新鮮人抱怨說,自己辦公室內仍存在著在前輩離開公司以前,菜鳥不准先行離開公司的陋習;所以當前輩的工作效率不佳時,新鮮人就得陪著加班。這同樣又是台灣企業雇主常常會有「工時長等於生產量高」的錯誤迷思造成的結果。但IBM公司內部的「結果導向工作制」則強調以工作結果來評量一個人對公司的工作貢獻。

在每年的剛開始時,IBM的員工要自行向其管理者提出一份工作績效報告。員工得寫上他預期的工作內容評估,並且在和管理者雙方達成協議後,管理者便會以那份評估報告來測量這名員工該年的績效高低。而管理者注重的是這名員工的生產「結果」、而非過程,員工花了多少時間,或者他是在哪個空間內完成他的工作事項,這些都不會是管理者最在意的重點。(方弘文、李誠)而這樣的作法,其實也是公司想要讓底下的員工們自行分配工作時間,當員工們可以自由地安排工作節奏、來讓工作效率最大化時,最大獲利者絕對是企業本身。

所以不管是3M的15%原則、Google的20%原則,還是IBM的結果導向工作制,其實都是企業雇主或管理者願意放寬原本對勞動者的勞動控制,讓勞動者自行分配時間、並參與工作目標的規劃。台灣的雇主們可能會對於這樣的「工作自由」感到恐懼,但其實這些不確定感都是建立在勞資雙方的不信任之上:老闆們總是猜測員工喜歡偷懶且沒有遠見;員工們也會認為自己是被逼著延長工作時間,工作效率自然就不用太高,更不想要對公司提出自己的意見和想法。

勞資雙方不信任的關係,以及老闆不肯放鬆他原本對員工的勞動控制權力,最終使台灣成為了平均工時世界第三高的國家,同時員工實際對公司的貢獻卻相當值得檢討。假若你認為你的上班生活過於煩悶、工作時間過長又沒有效率;或者你就是雇主,常常覺得自己的員工在工作上沒有甚麼創造力,不妨就大膽參考上述3M、Google及IBM等公司的管理原則、一同改變公司內的工作氣氛吧!

參考資料:

伊娃兒‧撒布,2009,經濟日報:《鼓勵創意 3M激發員工》

2013,蘋果日報:《台勞很操 工時全球第3高》

方弘文、李誠:《員工績效調薪評估量表之建立-以C個案公司為例》

Categories: [工作], 勞動過程 | 發表留言

[工作] 消失的工作─以電影「高年級實習生」探討電話簿印刷廠

◎ 顏瑞瑩(財政四,2015秋)


近期上映電影「高年級實習生(The Intern)」裡飾演年長實習生的勞勃狄尼洛(Robert De Niro),在劇中是個曾在電話簿印刷廠工作四十年的退休老人,而電話簿印刷廠至今已逐漸沒落,學生將以電話簿印刷廠為例,討論該產業面對的困難及轉型方式。

過去家家戶戶必定備有一本電信局(民營化後稱作中華電信)印製的電話簿,內記載政府單位、各區域店家的電話及基本資料,在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當民眾因業務需要查詢電話號碼時,必定拿出這本黃色電話簿,從近五百甚至是一千頁的電話簿中,一頁一頁翻找指定單位的電話,但又因單位眾多,印製字體小,且各行緊密,不足以讓年長者辨識清晰,加上若遇單位號碼更改,傳統電話簿的印刷可能來不及更新,民眾將找不到正確的電話號碼,因此當時黃色電話簿並不實用。當新興網路產業日新月異後,民眾需要查詢各單位電話號碼時,幾乎都會選擇上網查詢,只要在搜尋引擎輸入關鍵字,不僅可快速得知單位號碼,亦有相關連結,提供更多補充資料供使用者瀏覽,操作方式對年長者而言更為方便使用,傳統電話簿的瀏覽問題亦能被解決,而如今最容易看見黃色電話簿的地方則是政府單位以及賣烤地瓜的攤位,政府單位內附有的公共電話旁邊會置有一本傳統電話簿,但使用的人不多,人人備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翻閱厚重電話簿會顯得麻煩,賣烤地瓜的攤位則是因為傳統電話簿的使用需求少,加上政府單位免費發放,且油墨少,不用擔心紙張油墨會拓印至地瓜表面,當顧客點購烤地瓜時,攤販會撕下幾頁電話簿內頁包裹地瓜,讓紙張具有吸收水蒸氣及包裝功用。

根據上述,電話簿印刷廠面臨的困境是網路時代的衝擊使得傳統電話簿需求大幅下降,當網路平台提供更多更即時的資訊後,紙本資料將顯得厚重不便,民眾的使用習慣亦隨之改變,選擇較為效率的網路搜尋,並結合網路相關連結,找尋其所需資料。電話簿編輯與排版對於印刷廠亦是件差事,在沒有如電腦快速搜尋校稿的功能下,印刷廠必須一頁一頁排版、校稿、更新單位資料及電話,如今電腦科技讓編輯排版更為效率,但卻因傳統電話簿不再為民眾所需,創新科技將無法做出貢獻,使得電話簿印刷廠逐漸沒落。

若電話簿印刷廠嘗試轉型,可選擇將產業加入文創元素,製作創意商品、舉行展覽展示各年代的傳統電話簿及製作工具、改裝印刷廠為復古餐廳等,過去數十年傳統電話簿的功能陪伴多數民眾度過沒有網際網路的時代,雖然現在已不再使用,但仍具文化保存價值,顯現過去傳統純樸的民情。另外,就印刷業務而言,可轉為印刷其他類型的書籍或海報,雖然網路電子書籍有漸漸取代紙本書籍的趨勢,但教科書或動漫偶像海報等仍占據消費市場之重要地位,紙本書籍並沒有立即被取代的風險,若將電話簿印刷廠改為一般印刷廠,將仍可獲得一定利潤。

Categories: 社會變遷下的工作, [工作] | 發表留言

在WordPress.com寫網誌.